夜读丨喜欢“熬鸡汤”的人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就是一条城市环线快速路,之前上了快速路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行驶。最近环线改造,多了几个进出口,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快速路都打通了,方便得很。于是发了条朋友圈感慨,“人生的路,也应该多一些出口啊!”朋友说,“你真是随时随地‘熬鸡汤’啊”。
我没觉得自己是在刻意“熬鸡汤”啊,算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吧。本来是一条快速路,但因为进出口设计的问题,和其他的快速路无法连接。改造后出入口设计更科学了,与各个方向的快速路都能有效连接,“轨道”变成了“旷野”。不都说“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吗?
晚上和上中学的儿子聊我的这点儿感受,他也说我矫情,说我闲得慌。他说只有闲人才时不时地去矫情地感慨。我反驳他说,这“感受”也是要用脑子思考的,你作文写不好就是因为不会从生活琐碎中去“感受”,去“共情”。他懒得听我絮叨,关门回自己的房间了,留下我一个人继续思考,自己到底是在“熬鸡汤”还是“辩真理”。
我上中学时,课外读物特别流行小品文,那些小品文无一例外,在叙述或者编造一个故事后,最后总要给你升华一个小道理来激励你、温暖你。书架上还有几本那时候保留下来的文集,如今再翻阅时确实能感受到矫情,细细分析,矫情更多来自于故事的假,而非道理的虚。故事假了,道理又怎么可能真呢?
那时候还不流行“治愈”这个词。现在流行的“鸡汤”,它的功能主要不再是“激励”,而是“治愈”;文本形式也出现了重大变化,不再是“故事+道理”,而是省略了故事的铺陈,直接用“金句”戳中你。你看某台那些综艺节目里,动不动就被网友提炼出“百万文案”,文本简短,句句惊艳。它们在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某种程度上,确实也道出了人生的真相。
当鸡汤不再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而是以“金句”戳人,每个人都可以把“金句”带入到自己生活中来。脱口秀舞台上,海源曾说,“房间里的扫地机器人,像极了自己。不断努力,四处碰壁。”前面的铺垫我早已忘了,但这句话却烙在我心里,很丧,但又很有力量!你可以形容自己的挫折和沮丧,又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屈。
敲门,打断正在学习的娃,继续分享这句“鸡汤”的感受:“像不像你们学生?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但考试成绩可能还不理想。但扫地机器人只要身体里还有一丝电,它就不会停止工作。四处碰壁算什么?此处碰壁多了数据分析了,下次机器人可能就不会在同样地方碰壁了。哇,这话用在你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这次,他没再把“矫情”两个字说出口。
轻信、迷恋鸡汤当然是一种病,但一味地排斥鸡汤也不可取。
心理学家说,从心理特征看,鸡汤是一种期待和预测美好未来的“积极幻觉”(或“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s)。积极幻觉是指,当一个人在不确定或不佳处境中觉得茫然或沮丧时,用自我期许的理想来夸大对未来的可控性和不现实的乐观,获得信心和安慰,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希望。你看脱口秀舞台上,爆火的付航在最后一场演出时,不也同样用他Passion式的语气喊出了“勇敢的人做自己,总会有人爱”吗?
还有比尔·盖茨的前妻,梅琳达·盖茨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致辞时说,“你不是波浪你是水。”她讲了一个故事:两股波浪穿越海洋,当他们靠近陆地时,大浪看到前方的海浪全都冲击着海岸,深感悲痛,它警告小浪,末日即将来临。小海浪只是微笑着说:“别担心,我们会没事的。”大浪不解,小浪平静地说,“我可以用8个字来解释原因:“你不是波浪。你是水。”
你看,多好的金句!它用短短8个字,捕捉到了人在经历巨大转变时却又不丧失自我核心的感觉。某个夜晚,当你迷茫时,读到这样的鸡汤这样的金句,你是否愿意喝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