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云南丨39.4万平方千米上的“生态答卷”

2024-10-26 13:44:02

行走在广袤的云岭大地上,一山一水皆是风景,处处彰显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发展的光芒。

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度高原地带,省内相对高差近6700米的垂直地貌造就了它的绚烂独特,这里是既有迪庆梅里雪山又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梦幻之地。

梅里雪山“日照金山”。(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来源视觉中国)

高山、森林、草原、湖泊、湿地……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云南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生存条件。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等美誉,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种类均占全国50%以上。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型均居全国之首,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均闻名于世。

近年来,云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主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这片土地上,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进的大美格局轮廓尽显。如果有人问云南美在哪里?答案便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中。

万物生长

人间胜景,彩云之南。

“一代游圣”徐霞客,曾被云南深深吸引,这里是他游历生涯中生活最长、也是徒步旅行最长的省份。他在游记中对云南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物种、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颇为详细而生动的记载。《徐霞客游记》全书62.8万字,有25万字记录云南。

云南,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生存繁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南北间距约900公里的土地上,云南跨越中国地势的三大梯层,海拔高差6663.6米;气候囊括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等7种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极地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从雄伟高山到热带雨林,从高原湖泊到奔涌江河,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到奔放的红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云南撑起“高颜值”的同时,也‌孕育着生命的奇迹。

奔涌的独龙江。

位于丽江的拉市海是云南首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由于生态系统原始,保存完整,这里不仅是许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还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发展演替的天然实验室。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地球表面湿地仅占6%的面积,却为20%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空间。如今,云南已经拥有大山包、碧塔海、纳帕海、拉市海、会泽念湖5个国际重要湿地。

云南昭通大山包湿地是黑颈鹤的栖息地。

在玉溪,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国内唯一与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十分相似的生态景观,上层是高大的禾本科植物,而下层则为草本层,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交错生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因其具有自身特有的群落特征和植物区系,被称为“中国的萨王纳”(萨王纳,意为非洲热带稀树草原)。这里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包括一些濒危物种,如绿孔雀等。

云南元江河谷型“萨王纳”植被。   李苏榕 摄

在云南的西北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珍稀野生生物的避难所”“北温带植物区系的摇篮”“云南省高寒地区动植物基因库”。在立体地形及气候综合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雪山、冰川、湖泊、河流、亚高山针叶林、寒温性灌丛、五彩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等种类丰富的生态类型。茂密的山地森林又成为了滇金丝猴、林麝、小熊猫等十余种珍稀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

云南迪庆白马雪山上的月亮湖。

公开数据显示,云南全省森林面积达2496.8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20.96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居全国前列,林木植被碳储量达11.7亿吨。此外,云南已记录生物物种25426种,居全国之冠,其中,云南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42种、陆生野生动物386种,分别占全国的48.1%、56.3%。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保护植物就有212种,保护动物65种。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西黑冠长臂猿等旗舰动物数量稳定增长。华盖木、漾濞槭等6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云南丰富生物资源一览

“现在整个国际社会达成了一种共识,就是谁拥有更多的生物多样性,谁在将来发展中就会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和主动权。”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教授杨宇明表示。

无疑,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最丰富省份的云南,已占先机。

先行者

2021年,一场重要的国际会议选择了风景如画的云南。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也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大会。生态环境部曾组织对北京、海南海口、云南昆明、四川成都4个办会备选城市进行调研。最终,昆明脱颖而出。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昆明举办COP15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春花烂漫四月天。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起步早、抓得实、创新多。比如,在全国率先发布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发布物种名录,制定我国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建成我国首个、也是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种质资源库……

2013年,云南省发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10余年来,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2024年5月21日,云南省又发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明确了新时期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该《行动计划》提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三大战略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排头兵、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建设的先行区。

在政策支持和规划层面,云南更是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先后出台创建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完成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条例新一轮修订,制定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

目前,云南已创建2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40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35万平方公里,累计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170余项,构建起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

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器”。云南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2023年底,云南划建自然保护地333处,总面积546.3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4.26%。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格咱乡浪都村和白马雪山沿线高原秋景。

多年努力,成果斐然。2020年,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发布,白皮书指出,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蓝天、碧水、净土

“汉武元狩间,彩云现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

这是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谢肇淛,在其所撰《滇略》中的记载:汉武帝在南中(古时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之地)见到美丽的彩云,派遣使者一路追逐,最后追到了今天的云南祥云县(古称白崖)一带,于是将其命名为云南。

云南以“云”为名。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标识,也是云南人民的期盼和向往。

2023年1月25日,云南迪庆,天空现“七彩云”。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重点细化部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场硬仗”和抓实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件事”,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谱写美丽中国的云南篇章。

云南让蓝天白云成为“标配”。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云南对空气质量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整治工作。包括加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排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等。仅在2023年,云南就累计完成烤烟房煤改电8831座,预测可减少碳排放56%、节约烤烟成本25%,达到了减污降碳助农增收的效果。如今,云南有三分之一的县(市、区)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云南将高原湖泊制成名片。

洱海的成功治理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治理的美丽缩影。“十四五”以来,大理举全州之力,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如今,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洱海流域11条重要河流(湖库)被评定为云南省美丽河湖。洱海水生态修复取得积极进展,草、藻、鱼、鸟等动植物的种群和结构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稳定向好。

海菜花是检验云南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状况的“试金石”。

九大高原湖泊的流域面积达8110平方公里,占云南全省面积的2.05%,承载着700多万的流域人口,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们的保护治理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从1988年滇池保护条例开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一湖一条例”修订工作,并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治理需要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

云南丽江泸沽湖景色。

2023年,云南新修订或制定了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五湖”保护条例,加上此前已先行完成修订的异龙湖、洱海、程海、泸沽湖“四湖”保护条例陆续施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有了进一步的法治保障。

云南昆明滇池风光。

近年来,云南深入推进“湖泊革命”,推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到“全域联治”的重大转变,九大高原湖泊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云南坚决守住一方净土。

云南有16种土壤类型,占到全国的1/4。在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中,云南全面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以严格的措施保护耕地,守护好云南的良田沃土,让粮食的饭碗端得更稳当,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

云南东川红土地被誉为大地的“调色板”。

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州元阳县哀牢山南部。1300多年前,哈尼族先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用双手和铁犁将险峻的荒山野岭,创造成美丽和谐的绿色家园。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流穿梭其中,这种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被国内外专家视为“农耕文明历史奇迹”和“传统生态农业的典范”。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政府担负起保护哈尼梯田的历史责任,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哈尼梯田世界一流品牌打造等项目,进一步守住“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不断加大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力度。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

云南省深入推进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实施15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累计完成320家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强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重金属的治理和管控。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污染防治攻坚战虽已取得实效,云南却并没有停下脚步。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青藏高原东南缘保护修复区、哀牢山无量山保护修复区、南部边境保护修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带、滇东滇东南石漠化生态修复带5个生态修复分区,高原湖泊及自然保护地等“多点”镶嵌分布于五大分区内,构建“三屏两带多点多廊”生态修复格局。聚焦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修复,部署了12个重点工程、47个重点项目。

《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所划分的5个生态修复分区。

生态修复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以石漠化治理为例,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地质构造特殊,云南是全国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自2008年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云南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林草植被恢复、草食畜牧业、小型水利水保等措施为主体的治理方式,综合开展石漠化防治。据全国第一次(2005年)、第四次(2021年)石漠化监测结果,监测期内云南石漠化土地减少118.9万公顷,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涌现出文山“西畴精神”等治理典型。

云南在水电站建设、矿产资源开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严格开展环境评价,严格实施生态保护,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目前,云南绿电落地装机占比90%以上,居世界领先地位。2020年以来,云南绿电开发3200亿千瓦时以上,相较于火电相当于减少碳排放3亿吨,同时,云南大力发展绿电载能产业,在全世界树立了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的标杆。

云南西畴县是治理石漠化的典型。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云南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今年6月4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3年云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5%,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4.6%;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各类功能区总达标率94.9%。

蓝天、碧水、净土已成为云南最鲜明的标签。

从生态到文明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已成为一种行动自觉,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氛围。

在洱海源头的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畜禽粪便收集员李春喜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门和同事到各家各户收集畜禽粪便。8年来,她收集了畜禽粪便上万吨,收来的牛粪被加工成有机肥。“咱们多辛苦点,就可以让洱海少点污染,多点美丽。” 李春喜说道。

和李春喜一样,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正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回馈云南。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省注册生态环境志愿者有3664名,组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98支,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289场。

云南大理洱源县凤羽镇一角。

2021年,亚洲象的“北上南归”之旅温暖了全世界。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大象医生保明伟等人的科学指导和专业操作下,成功引导象群南返。为了让濒危的亚洲象物种种源得以保存,多年来保明伟不断研究和总结亚洲象繁育技术,在他的主导下,10年内已成功辅助繁育出了9头新生小象。

云南西双版纳雨林深处一个和谐的亚洲象家族。罗爱东 摄

在西双版纳,不仅是专业的工作人员,普通百姓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同样很强。一旦发现有野生动物受伤或其他情况会主动联系相关部门,“救护组”在接到通知后会紧急赶赴现场。

在《“象”往云南》纪录片中,一位云南村民说:“庄稼吃掉了明年还可以再种,大象不保护就没有了,何况政府还有补偿。”

亚洲象分布在全球13个国家,在全球亚洲象数量百年内下降90%的形势下,中国境内亚洲象数量却不减反增,数量从1976年的146头稳定增长至现今的300头左右。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亚洲象家族。沈庆仲 摄

目前,中国与老挝的亚洲象跨境联合保护已上升为两国政府层面的合作,为边境地区的亚洲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成为中国生态保护的“跨境”先河。西双版纳州也与老挝共建220万亩“边境联合保护区”,探索开展跨境生态保护交流合作,共建中老边境绿色生态长廊。

在距离西双版纳大约1000公里的白马雪山下,居住着多个民族。当地大多数人倡导不杀生、不伤害生灵、不砍伐生长期树木等。

云南迪庆白马雪山。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延伸。在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常常对生物多样性有着保护作用。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认为,在原住民居住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比其他地方要慢。

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周琼表示,生活在云南的各个少数民族制定的许多规范禁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当数量的学者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可以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价值,并使之转化为现代的生态保护规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千百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自然生态系统得到良好的保护。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曾公开表示,云南是中国民族文化最丰富的省份,民族文化与当地生物多样性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传统生态文化,生动地表达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观。

事实上,千百年来,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已经融入了云南人的骨血。德昂族人是古老茶农“濮人”的一支后裔,德昂人的祖先认为自己诞生于茶叶,是“茶之子”。布朗族人则认为自己诞生于葫芦之中,并且受到蜜蜂的指引逃过了“大洪水”的灾难幸存下来。普米族世代居住于森林之中,他们感恩自然的馈赠,专设了一个保护森林的节日,每年以盛大的仪式表达对森林的谢意和敬畏。与梯田共生共荣的哈尼族,生产生活与古茶树融为一体的景迈山各族人民,无不以实际行动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刻在文化基因里,并在漫长的历史延展中使之上升为一种高度规范化、制度化的生态文明。

在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了共赢。人们代代相济、赓续着宝贵的生态文明,自然和人类互为作用,彼此守护,云南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指日可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也带来了更和美的自然。

1983年白马雪山保护区成立后,当地世代打猎为生的村民,相继开始了转型之路。

公开报道显示,2009年,迪庆州政府组建了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并建成滇金丝猴展示区,走上了由政府主导、企业经营、保护区监管的旅游发展路子。如今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公园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到滇金丝猴。

被誉为“雪域精灵”的滇金丝猴。

“自滇金丝猴公园开园以来,接待了游客近30万人次,滇金丝猴也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资金支持。随着人力物力的持续投入,整个滇金丝猴的族群有了生机。在经济层面上也带动了地方发展。”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塔城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赖建东说道。

监测数据也显示,1983年保护区建设初期,滇金丝猴数量近800只。2004年区内有滇金丝猴8个种群近1200只。2021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数据显示,全中国滇金丝猴共有23个种群,种群数量在3360~4330只之间,其中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共有14个滇金丝猴种群,2180~2830只,个体数量占中国滇金丝猴数量的65%。

“从1000多只增长到将近4000只,如此大的一个增长,这也得益于滇金丝猴公园70只滇金丝猴的对外展示。” 赖建东说。值得一提的是,10多年来,新生的婴猴从这里出生、长大再放归到野外大约有150只,分6批先后放归到野外。

“在传统认知中,提到景区会联想到人文古迹,但好的生态意味着优质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也能够转变为经济收入。迪庆是靠生态吃饭的。”赖建东如是说。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一句诗写尽了大理的自然景观之美。

云南大理洱海生态廊道。

如今在大理,绵延129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汇聚“自然、生态、野趣、文化、智慧”等理念,成为“与自然景观、人文风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的艺术品。

在生态廊道边的一家咖啡厅里,游客络绎不绝。今年7月以来,这家咖啡厅每天接待游客量超过200人次,这也是洱海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的佐证。

位于大理海西片区喜洲镇仁里邑村的“花语牧场”坐拥358亩大型花海,被誉为“中国最适合拍照的花海”。在兼顾景观功能的同时,做到了清水入湖补给、污水循环利用、面源污染的治理和洱海保护,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是洱海流域著名的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传承白族农耕文化,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项目。

冬日的大理洱海生态廊道风景如画,吸引市民游客前往观光游玩。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优美的生态环境叠加浓郁的民族历史文化。如今,海西片区乡村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休闲农业景点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乡村旅游专业村。

好生态带来了高人气。公开数据显示,大理州旅游人数从2012年的1847万人次增长到2023年的953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95亿元增长到1603亿元,产业规模实现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升级。

同样的奇迹,也发生在普洱景迈山。

云南普洱景迈山茶园。

普洱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也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超70%。而景迈山就如同一颗绿海明珠镶嵌于普洱澜沧县,15个传统村落组成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万亩古茶园。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林下茶”种植模式的实物例证,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正在采摘普洱茶的茶农。

近年来,当地除了加强保护,还围绕古茶林文化景观,大力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特色食品、休闲康养、信息服务六大产业,走出了一条“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4年元旦假期,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了274.2%,创历史新高。

依托茶文旅融合发展,景迈山的茶农也“变身”成为“创业达人”,开起民宿、农家乐,吃上“旅游饭”,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

《2023年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公报》显示,云南省茶园面积达803万亩、干毛茶产量55.7万吨、绿色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共计264.7万亩,均居全国之首。

云南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推动“两山”转化的关键举措,积极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的优势下,云南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绿色食品”主产地之一,全省有机产品获证产品4580个,居全国第1位。云南以实际行动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

回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一个个蕴含人类智慧的传奇故事从远古绵延至今。展望未来,云南将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等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通讯员 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何燕)